女性自慰

女性自慰新闻

两院院士投票选出中国和世界双十大科技进展

2004-01-14 10:44 管理员
人民日报1月13日
 
    “两院”院长评点路甬祥:科学家在探索未知的同时,更关心用知识造福人类徐匡迪:重大工程技术项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体现技术进步

  本报北京1月12日讯  记者杨健报道:由582名中国科女性自慰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今天在京揭晓。

  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科学家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抗击非典科研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我国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和全同金属纳米团簇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浮列车示范线并运行成功;三峡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中国科技大学在量子通信实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百万亿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可控热核聚变实验研究获重大突破;我国发现长着4个翅膀的恐龙。

  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的是:科学家研制出世界最小的纳米电动机;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非典病原体;多国科学家相继破译人类第十四号、第七号、第六号和Y染色体;科学家首次测出引力速度;世界第一个修补大脑的芯片问世;欧洲和美国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干细胞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日本研制出量子计算机基本电路;科学家发现暗能量存在的直接证据。

  又讯  在今天揭晓的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女性自慰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对这些重要科技进展进行了点评。

  路甬祥认为,从200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结果看,物质的本原,生命的起源和本质,极端条件下的物质结构、性状、功能和相互作用是当今国际科学探索的热点。引力传递速度、暗能量、功能基因、干细胞方面的研究,纳米尺度电动机和量子计算机电路的研制,世界最低温度纪录的创造,分别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不断逼近自然世界和生命的本质。

  这些科技进展表明,科学家在探索未知的同时,更加关心用知识造福人类。路甬祥说,非典病原体、染色体和干细胞的研究,既是防治现有流行疾病的基础性工作,也对认识生命的遗传与进化,防病、治病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200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非典病原体、功能基因组和干细胞研究等3项都与中国科技界有着密切联系。路甬祥说,这表明中国科学家正逐步跟上当代世界科学发展的潮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科学必将在世界科学史上续写辉煌。

  纵览国内十大科技进展,徐匡迪认为,它们紧密结合我国国情,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徐匡迪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有很多大的工程技术项目,它们在振兴中华民族、造福中国人民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像载人航天工程,牵涉到10多个学科,组织了成千上万的科技队伍,“神舟”五号飞船的飞行成功,使我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也高,充分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三峡水库蓄水成功和永久船闸通航,实现了中华民族“高峡出平湖”的梦想。